序《中华女儿魂》
马启代
周龑,笔名丹青,是本家大嫂,大哥马立宪也是位作家,写诗也写小说,退休前还是某区的作协主席。他们家居青岛,文字里渐渐贯注了海的辽阔和韵律。周龑之“龑”字便充盈着飞龙在天、唯我独尊的豪气。故大嫂善写散文诗。这一方面得益于地域文化的熏染,一方面找到了契合自我表达的形式。她的《中华男儿魂》早有怪才格式操刀为序,大嫂就命我为她的《中华女儿魂》写上几句。 与许多人的看法略有不同,我对散文诗这一文体是肯定的,虽然鲁迅的《野草》实在算不上散文诗的完美标本,这一精神脉流也在此后发生了变异,但其开创意义居功至伟、不可小觑。不过肯定散文诗这一文体并不代表我满意散文诗创作的现状,甚至对它的存在和发展充满了忧思。在散文和诗之外,散文诗的确有它存在的必然和必要。在表达现代人内心感受的复杂性方面,散文诗有它独特的文体优势,不能单纯用非诗非散文加以简单的否定。目前它与其他文体在新媒体时代所遭遇的消解和解构一样,需要那些潜心创作的人用文本实绩来证明它的无可替代。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于此也可得以见证。所以凡事要在深入内部、见证真相后方有贴近事实的言论。周龑能从人物的视角融入诗的、散文的、小说的、伦理的、甚至报告文学的诸多元素建构自我精神和艺术审美的长廊,这本身是对散文诗文体的探索,也是对自我的挑战。对此,我们不仅要肯定,还要给予掌声。 事实上,周龑历经数年批阅浩瀚卷帙,提炼诗美诗意,用大量精力和时间构筑中华人物的系列雕像,画其形,绘其魂,排列开就是五千年华夏民族的精神诗志,就是跌宕起伏的民族心灵史书,就是当代一位女诗人对伟大传统的致敬,也是与杰出人物的对话,所试图完成的是一个包含自我救赎式的文化实验,是对生生不息的民族活力的昭示和唤醒。本集一百六十多位女性人物,自神话传说中的女娲,到诺奖获得者屠呦呦,涵盖了不同时代、不同境遇、不同身份和职业的女中豪杰,与《中华男儿魂》一起构成“中华魂”的完整诠释,凛凛然横亘着一根民族精神的硬骨头。可以说,周龑的抒写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他者与自我结合起来,所选人物成为作者自身精神境界的反射。但在我看来,对个别人物的选择和对其本身意义的挖掘略显不够,这也是有些篇什流于概念化书写的原因。如果这一切的书写出自本真,那需要磨砺的不仅是笔锋笔力,还有自我的人文修养。对此,在肯定的同时,也希望作者有清醒的认识。 赫塔·米勒说,诗歌在世界里,不在语言里。散文诗的灵魂是诗,散文是外衣,在强调语言形式的重要性之外,我希望读到作者下一步饱含思想雷电和精神穿透力的散文诗新作。 权为序! (马启代,诗人,诗评家,“为良心写作”的倡导者,现为中国诗歌在线总编辑,“长河文丛”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