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似真似幻中为梦想调色 ——序张莉娜诗集《水晶蜜》
马启代
与张莉娜相识于去年山东省第21届作家班和首届泰山诗会,作为主办方的负责人之一,我虽没有太多的时间与大家接触,但一周下来,使我确信她是一位几近狂热地热爱着生活和生命的人。她的热情、坦诚、单纯具有特殊的感染力,特别在那个冯玉祥墓附近啸月畅饮的泰山之夜,张莉娜清脆嘹亮的歌声让我认定这位半道出家的诗歌爱好者会向着诗人的方向大步挺进。此后,我们的来往多了些,几次诗歌活动下来,我发现她整个人都沉浸在艺术美的感应中,诗歌之外,她的书法、绘画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水晶蜜》作为她的第一本诗集,自然是这些重要收获中的一个最大的明证。 与山大的另一位女诗人午夜月相比,山师的张莉娜有着让我难以一语道破的诡秘的诗意感受和隐秘的语言系统。这两位大姐分别在济南的两所著名高校工作,都是中年皈依诗神,同时钟情于丹青,但他俩显然有着迥异的审美趣味和精神源流。尽管从不妨碍我们挚友般的唱和聚会,但我个人认为,午夜月品咋出的人生况味是“苦”的,张莉娜咋摸出的人生味道是“甜”的。午夜月的犀利和尖锐在粗粝中隐藏着大悲悯,张莉娜在她的记述中寄托的是个人生活的优雅和感伤。诗人间本不可胡乱类比,但我们三位都是好友,午夜月还是《水晶蜜》的助产妇,张莉娜从2005和2006年的大量诗稿中整理、校正出这本诗集,除了个人的勤勉,当然离不开朋友的催促和支持。张莉娜有数千首诗歌尚待整理,她准备按两年一集的规模在“长河文丛”渐次推出,我想,暂且不论到时她能取得多大的艺术成就,仅就一本诗集一个台阶地向上,那是一个多么坚韧而荣耀的劳动,那一定也是个值得期待的境界。因此,除了她对生活的“热爱”,她对实现自己的精神圆满是异常勤奋的。她夏天随《山东诗人》代表团去韩国参加艺术交流,回国后忙于汇报展出和多项文学活动,整个人愉快地忙碌在浓浓的诗情画意里,就生存层面而言,足以让人艳羡。 由此打探她的《水晶蜜》,发现这部10年前写就的诗集与当前诗人的精神状态有着天然的脉络痕迹。“水晶”“蜜”和“水晶蜜”应当是三个彼此相连的意象,正好与她的生存、心境和梦想一一对应着,这当然是我的揣度。你看,心灵如水晶的人,有着不染尘埃的纯净透明,其对生活的感觉自然就是甜蜜的,这里需要说明,我赞赏午夜月似的深层体验,也没必要排斥张莉娜似的真纯体悟,诗歌和文学的要义在于“真诚”,虽然诗歌更讲究极限呈现,极限的生命状态所产生的极限审美也必然包含着那些如梦如幻的天使般的精神感受。阅读她的诗歌和相关文字,我最强烈的印象就是她整个儿体现着一种艺术氛围,与现实的世事隔着一层距离,按说这是最好的心理状态,心灵与外界产生什么样的关系就会有什么样的艺术诞生。这涉及“人与世界”关系的大命题,我们不做阐述。我只是想强调一点,那就是张莉娜藉此获得的与世界的关系是属于她个人的独特的甚至有些怪异的关系。对此,随着她今后诗集的出版,我会予以关注和剖析。她那“真幻叠加”“时空错位”和“词法颠倒”的意识和表达系统需要对她更多的文本资料加以诊断和梳理后方可做出精准的评价。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她“沉静于艺术美及造形美的自然结合,潜心于独具特色的创新和创作,凝练于张池有度的潜规则之中”,或许,我们可以由此窥见一丝亮光。 是的,她的审美心理基础是基于“夜”和“梦”的,“夜”是染色版,“梦”是生于其上的风景,她所有的创作行为都是在为梦想调色。从第一辑“梦幻集”到第二辑“月光集”都是“虚”处做法,从第三辑“蜜果集”到第四辑“珠贝集”都是“实”处收官。你看,诗人对那些高贵的东西那样珍爱,如月光、如珠贝,虽然不过梦幻,不过几粒蜜果,虽然只是《黑夜里的一绸彩虹》,但她依然《情深深 雨蒙蒙》,坦言《我的心靠紧着央部的太阳》,甘愿《为你,采撷诗露花语》。请看她自己如梦如幻的世界:“我又一次嗅到了/蓝的气息 蓝的诗意/蓝色文墨的馨香/伸出温暖的手/急切地召唤……透过晶晶的光亮/看到了 看到了/泛着无数光芒的蓝色银环”(《蓝色银环》);“鱼儿畅游在信息的海洋/似不冒不露/不出不动的归鸟/多像一尊 稳如磐石/深奥难测的隐士啊”(《天宇》);“夜幕下/影像跑在前面/时常惦念着回眸”(《主色版与调料》)……我想这样的诗句不用再引,诗集中充满了诗人这些带有灵异色彩的表达。她一再地去歌唱那些梦幻般的心象之美,认定《灵魂是青枝酿造的蜜果》,她沉湎在自我的幻象里,像一个圣徒,忠实地述说着自己的发现,坚信幸福和美会在不经意间降临,而她的歌唱虽然够不上献给圣父圣母圣灵的颂歌,但质地是圣洁动人的。 总之,张莉娜的诗秉承着她个人的音色韵调,甚至有的带有唱词的旋律来到了我们面前。这是她十年磨一剑的心血奉献,庆贺她首次收获的就是“水晶蜜”,祝福她甜美的起点和美好的开始! 权为序! (马启代,诗人,诗评家,“为良心写作”的倡导者,现为中国诗歌在线总编,“长河文丛”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