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彭林家 于 2019-12-26 16:04 编辑
永远的怀念——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26周年
重上井冈山
——钱万成
1.茅坪八角楼
那两个人走了 在一个没星光的夜晚 悄悄地爬下楼梯 穿过风雨穿过硝烟炮火 走进历史走进用白骨和鲜花 装点的天堂
那两顶草帽还在 还是那间小屋的风景 那张窄小的双人床还在 还有那床被子 依然留着他们的体味和体温
还有一把椅子 一张桌子 一方砚台 一支毛笔 一盏油灯 这是他们的全部家当 走得匆忙无法带走
他们走了 留下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留下一部著作一条真理 《井冈山的斗争》 农村包围城市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留下的还有两张照片 贴在阁楼的墙上 一个英俊的先生 一个漂亮的女子 男人叫毛泽东 女子叫贺子珍
2.重走朱毛挑粮路
从黄洋界哨口下去 这条路一直通到山外 通到宁冈县城 只有那里才有足够的粮食 供红军过冬
今天再次来到这里 真希望沿它能走回历史 并在转弯处遇见那两位世纪伟人 朱德、毛泽东
据说,他们 经常在那棵老荷树下歇脚 抽烟、喝水,谈玄论道 有时还和战士们开开玩笑
那里能望到山下 望到山外 望到远处的炊烟 领袖说他能看得更远 看到江西看到全中国看到未来 一个统一的国家诞生
我还想摸摸他们的扁担 也是井冈山的竹子做的吗 为什么那么柔软 竟能挑起 那么重的使命
3.沙洲坝
自来水进村以后 这口老井就没人再来打水 幸亏它名满天下 被派上了水不能替代的用场
人们按照教科书的 指引,来到这里 听当年挖井的故事 体会领袖对人民
那一片赤诚之心 有人端着勺子摆拍 有人真的把水喝下 手机基本代替了相机 拍下了每张脸都笑的很甜
我的脾胃不好 没有喝冷水的习惯 我想看看水在井中情态 依然清澈 水底有很多参观者留下的硬币
井后那块木制的牌子还在 上面写着 吃水不忘挖井人 感谢领袖毛泽东
4.留在苏区的脚印
从井冈山到云石山 从茨坪到茅坪 毛主席住过的地方 就像他穿破的草鞋
随处可见 一室一床 一桌一凳 再无长物 红色政权在他的包袱里 随时准备出发
开会多在祠堂 读书多在树下 那些被他坐热了的石头 留下了许多佳话
那些房子为他遮风挡雨 他为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出生入死 来到大井忽然觉得 那些房子不该叫作故居,是战火中 他留在苏区的脚印
5.小井红军烈士墓
当年红军伤员牺牲的地方 现在是一座无名英雄烈士墓 小井村的百姓是善良的 他们冒死把他们的尸体就地掩埋 为那些没有名字的灵魂 建造一个可以藏身的家
他们都是从前线抬回来的 他们是反围剿的战斗英雄 可他们还是一群孩子 最小的仅有十四岁
他们是被金钱出卖的 他们是被自己的同胞枪杀的 他们用生命保护的这块土地上 一个坏了良心的猎户被两百光洋收买 带着敌人攻下了黄洋界哨口 打破了他们的梦境 断送了他们的人生
敌人烧毁了小井医院 也在这个世界上永远抹去了他们的名字 站在墓前,欲哭无泪 论年龄他们应该都是我的孩子
6.别 1934年10月10日,清晨大雨,中央机关搬离云石山。贺子珍与爱子毛毛生死诀别。 ——题记
要走,就快点走吧 敌机已经来过 机枪和大炮正在路上 不走,就来不及了
机关同志都已 随部队出发 雨停之前必须渡过河去 渡口只有六条木船 大家必须服从指挥
我们有那么多人马 还有武器辎重 还有通讯电台 还有机要文件
孩子已被乡亲抱走 主席已经跨上马背 子珍,不要哭了 你还伫在那里干啥 2018.9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2019.12 整理于长春
作者简介:钱万成,吉林省梨树县人,1959年出生于黑龙江省龙江县。诗人,儿童文学作家。先后就读于梨树师范、四平师院、东北师大,文学博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作协全委、儿童文学工作委员会主任。主要著作有儿童诗集《快快乐乐的世界》、《青春歌谣》、《留住童年》、《雨中的花伞》、《温馨的世界》;童话集《大地的耳朵》、《月牙船》、《会飞的灯笼》;散文集《黑土魂》、《天堂里的母亲》、《青春睿语》、《行走笔记》、《往事不堪回首》、《走马观花》、《书里书外》、《挚诚小语》、《钱万成散文选》;诗集《青春背影》、《母亲的村庄 我的城市》、《回望远山》、《地球两边》、《乡村歌谣》、《钱万成诗选》等多部。作品收入《中国儿童文学大系》、《中国儿歌大系》、《现代诗歌精品选粹》、《〈诗刊〉创刊60周年诗歌选》等多种选本。《朋友》、《留住童年》、《友谊糖》等多篇作品收入中小学教材。2007年在中国少儿社组织的网络评选中被评为最受孩子欢迎的儿童文学作家;2011年被《儿童文学》杂志评为年度十大“魅力诗人”。
山岳,诗人的天象 论钱万成《重上井冈山》二次创作的美学视点
彭林家
“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仰望天象,尽观地坤,洞见宇宙无限的天上之天,流动集体潜意识的祖炁,天一生水。《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是毛泽东主席写于1965年的一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1967年1月号。作者采用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方法,在忆旧颂新中,将崇高的理想和伟大的实践精神相结合,把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熔于一炉,表达了继续革命的英雄气概。那么,走进黄洋界保卫战的描写,镜头切换的时空,诗人钱万成说:“穿过风雨穿过硝烟炮火/走进历史走进用白骨和鲜花”(《茅坪八角楼》),在意象形态生成与审美观趋向中,如“风雨”与“炮火”、“白骨”与“鲜花”等当句对的意象,双双相并,楚楚有致,无声地传达着形态的积极潜意识能量:“还有那床被子/依然留着他们的体味和体温”。那“被子”、“体温”的意象诗情,波动着潜意识内在的主导诗性。如“农村包围城市/枪杆子里面出政权”,重新回忆着革命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1927年8月7日在湖北汉口党的最高“八七”会议上,毛泽东结合中国当时国情,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 的著名论断。由此,诗递的构建,客观再现过去曾经发生过的景象。在艺术审美里,其心理表象是发生过的事情在头脑中,通过感知而形成的感性形象:1927年9月19日,集合了受挫的秋收起义部队,召开前委会议;指明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唯一正确的道路,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其集体创造反映中国革命发展的特殊规律。 从诗歌的心法而言,其物象、意象和人相,不仅要从历史的背景,呈现人的深层心理中的形象世界;而且还要尝试将现实观念;将本能、潜意识与梦的经验相融合,致使虚幻神秘的感觉,从超现实主义的倾诉中,获得一种想象力所形成的形象显现。如“男人叫毛泽东/女子叫贺子珍”。显然,文理的白描,移就中国画技法名,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施彩色。在文学表现手法上,借用移觉思维,白描则成了用朴素简炼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试读,《重走朱毛挑粮路》:“真希望沿它能走回历史/并在转弯处遇见那两位世纪伟人”。美是客观的存在,存在就是合理的大道。如“沿”、“转”、“遇”三个及物动词,其宾语的情寄就是在表象的基础上,塑造加工另外图像的想象。这样,在审美者的潜意识里,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既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又有高度概括性的内心形象。如“抽烟、喝水,谈玄论道/有时还和战士们开开玩笑”,一个“玄”的倚托,即为意中之象,也就是审美意象,是谓视觉意象形态的生成,如“扁担……竟能挑起/那么重的使命”,其“扁担”就是对主体形象虚拟的构想,致使“挑起”与“使命”的意境营造,映照一种融合的理性和审美要求的创意活动,不经意,撬开诗里的画意,汩汩地渗透而出。 诗歌是绘画里的动态之梦,绘画是诗歌里的静态之象。描绘梦中所见者的形貌,即为象梦。你读,《沙洲坝》:“幸亏它名满天下/被派上了水不能替代的用场”。江西瑞金沙洲坝镇位于瑞金市西郊,是个干旱缺水的地方。民谣曰:“有女莫嫁沙洲坝,天旱无水洗头帕。”1933年4月,中央机关从苏维埃区域中央局旧址的瑞金叶坪,搬迁至沙洲坝。毛泽东亲自为群众开挖的水井——红井,其景区背倚青山,田畴拥翠,宗祠接踵;周围古樟掩映,树影婆娑,恬静质朴。由此,诗人先采用后印象派,不满足于刻板片面的追求光色,强调作品要抒发艺术家的自我感受和主观感。如“名满”的意象,像荷兰梵高的《向日葵》一样的原理,尝试着对色彩及形体表现性因素。如“用场”的右脑潜意识,折射出物质的“水”,是无法“替代”精神的水。寓于着中央政府在沙洲坝期间,正是苏维埃事业蓬勃发展之时;也是苏维埃党政干部带领苏区军民在艰苦环境中,开辟一系列伟大实践和尝试时期。其中,《必须注意经济工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我们的经济政策》、《怎样分析农村阶级》等著作,就是毛泽东思想体系的雏形。毛主席在此居住期间,通过开展一系列的苏区政权建设和苏区调查后,所形成的格物致知。诗歌心法流程上,再回到印象派的左脑显意识,注重在绘画中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如“手机基本代替了相机/拍下了每张脸都笑的很甜”。文里的“笑”审美意象,不是光物理的实在,或一个抽象的理念世界,而是一个完整的充满意蕴、情趣的感性世界,也就是中国美学里的情景相融,仿佛是用竹制小瓢“吃水”的影像,盈盈而出。外观上,那光与影的渲染在指尖上跳跃,分享给沙洲坝人民带来的幸福;内象上,心与梦的情感在画质上,绽放当年那毛主席带领民众开挖红井的动人故事。情不自禁,一个“甜”的感触,幽然颇深,静静地,回味一个政党与民休戚与共、同甘共苦的见证;然后,在审美心理认知与表达创意的行走之间,无数个民众“吃水不忘挖井人/感谢领袖毛泽东”,历历在目,震古烁今。美者,并非对任何人而言都一样,从琐碎繁杂的历时性里,简要精练出思想的共时性,美学的等量,让美的蕴涵带有着历史性的真迹,便是德表现为道的语言共相。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诗化着浩然之气的领袖笔下:“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这,不仅是中国革命道路的转折地,而且也是军事天才的最初摇篮。因此,诗文情节,在献给毛泽东诞辰126周年的组诗里,诗人钱万成从大道气象的文化基因,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思索里,认识美离不开人的审美体验,获得一种诗性的创造和诗情的沟通。你读,《留在苏区的脚印》:“毛主席住过的地方/就像他穿破的草鞋”,一个“破”的超出,在语言的练字上,将诗意的意象无限扩大,好比“读书破万卷”里的潜意识之“神”,构成超越与复归的统一的美性,同时,也存在于审美的活动之中。如“那些被他坐热了的石头/留下了许多佳话”。显然,诗里的“被”用在动词“坐”前,表示受动;而“热”的形容词,在意象“石头”宾语的搭配中,热能放射性强而辐射出无限的弦外之音。当做名词的时候,在物理学上,指物体内部分子不规则运动发出的一种能,如热力学,则是热能和别种能相互转化为“佳话”;应用意象审美理论和超越技术层面的能力,进行意象与想象的再创造,让思维得以自由延伸和成长。如“那些房子为他遮风挡雨/他为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出生入死”。文里的“房子”、“挡雨”、“入死”的创意动力,在移就是修辞手法上,不仅源于有明晰的意象思维,日月星辰之天,风云雷雨之地;次第还源于有明确的目标意识,四方各异其位,四季各异其时。所以说,中国传统美学不存在实体化的单一表述,外在于人的内在之美,需要文艺的空灵和充实,才能凸显主题情感的知觉世界。 美学原理上,当意象存在于生活中,也隐藏在诗人右脑潜意识的积累中,只不过显意识左脑,要求前意识小脑在准备之中。你看,《小井红军烈士墓》:“为那些没有名字的灵魂/建造一个可以藏身的家”。无疑,主题激活的生活,分布在整体大脑的信息:一是,“灵魂”的意象是潜意识;二是,“建造”为前意识;三是,“家”是显意识。这种深层次的心理,便循环着创作思维的整个活动细胞。原理上,来自于精神分析学创始人弗洛伊德,将人的精神活动分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三个层面。由于读者素质、教育背景、生理和心理状态的差异,使其产生的视觉形态不同。鉴赏里,文艺既是现实人生的反照,也是现实人生的超脱。方法上,当然,离开人的生活世界而专注于语义分析,会从根本上取消美学。所以要且看且悟且浮想。如“他们都是从前线抬回来的/他们是反围剿的战斗英雄”,这种语句的心理原型,浓浓的诗意贯穿其中,通过诗歌精致的情节,如“抬”、“反”、“战”等一系列动词,所孕育的辛酸、碑泪和正义,又恰到好处由远及近,摇曳着清新的意象,引领读者的视线和感官,清清爽爽,无形地,蠕动诗歌结构的画面感;其潜意识作用于思维和表现中,顺着否定之否定规律,从而将美的元素转换成可视意象形态,赋予其新的二次创作的意义。如“站在墓前,欲哭无泪/论年龄他们应该都是我的孩子”。一个“站”的动词,灵动的语境,则蕴含着一种无敌的力量,动感着自我、他我和大我,从而使陈旧的画面,活化静止的“墓”物象,在意象的跳银之间,情绪的升降,使暗淡的颜色“泪”渐渐明亮,甚至能令死去的物体再次重生。 由此,意境灵动的“动”就是一种无言的力量,像透过“应该”字面的情宠,致使意象的递进结构、节奏和明晰,转换人性的共同心声,也便是美学的社会性做出了合理的解释。此情此景,柔情与细腻,温和与热烈,那“我的孩子”将画面的动感继续拉伸,利用将心比心的近譬喻的句子,契合意象的灵动,传递仁德的初衷;反之,插入远取义的方式进行个体想象力的建构,则诗意会显得更加遥远;这样,轻轻向上跳动的思维,像超声波的触点反射,借助文字的润滑剂,巧妙地升华了语境的动感和感动;仿佛那些苦难的孩子,就在作者温暖的心海里,一滴滴无声的泪,也滴进了作者的心房;给读者默默送去鲜活的生命,又怎能不为此而不动容呢? 美学是一种艺术哲学,中西合璧的视点,均是左脑逻辑与右脑形象的互动。在宗白华的美学里,艺术家表现的是主观生命情调,西方形而上学属于唯理的体系,目的在于了解世界的基本结构。如《别》:“要走,就快点走吧/敌机已经来过”。语句的韵律,读时,活跃着一种意蕴的联动美感,连动语境的结构,这里的“要走”被“快点”默化成一梭梭子弹,由每个细致的句子,构成这里的清新和摆动,也就是一个句子呼唤着另一个句子的构成。思维的差异上,用惯用的手法和个性来组织语言,有优美、凝练和雅致的,也有拖沓、繁琐和啰嗦的;显然,作者的文化的积淀,在言简意赅的审美取象里,以结构的脉络波动着诗情的浪花:“还有通讯电台/还有机要文件”。这些平常的语句,在回忆的银幕上,却滚动着静止之觉的动态演示;而作者利用巧妙的比喻和叙说,令安静的事物游动,陈情着画面意外的山籁跳音,接轨着美的社会性在审美的主体,而不完全是自然物的本身;也就是朱光潜的美学主张。由此,在美学大讨论中,解决了艺术美和自然美的统一理论,是谓对美的自然性服务于社会性的艺术再现:“子珍,不要哭了/你还伫在那里干啥”。一哭一伫,一动一静,恍惚指尖与诗笔融为一体的温度,散发着情感的慈爱,悠然地,驱赶着《别》的蕴涵思绪,反映了情与爱,物与象,你和我,在真善美三者的统一中,翻动“干啥”的美丽图案;回眸一望,峥嵘岁月,让画面的动态脱离炮火的喧嚣,徐徐进入平静永恒的和平世界;一点点的守护,从我和我们的虔诚纪念里,吃水不忘挖井人,亲切地,重温着心中红太阳的诞生…… 2016年12月26日吉林
作者简介:彭林家, 哲学家,著名评论家,聋龙天生,党员。静居雾凇的一方灵空,六十年代中期出世于赣东北仙人洞,毕业于东北师大中文系。中国散文诗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散文诗作家联盟评论委员会主任,中国诗歌在线吉林、国际频道诗评编审,国家一级学术团体、中国萧军研究会主办的《当代原创文学作品集锦》副主编,中国针刀医学副秘书长,全球汉诗总会联络主任,北京仓央嘉措国际诗歌研究院副院长,广东净土生态旅游有限公司文化总监。《诗歌周刊》提名批评家,易学、神学、美学天士。中国新诗百年百位最具活力诗人, 2017年中国诗坛实力诗人。出版的著作有《裂开青云的红冰》等,作品散见于《诗刊》《星星诗刊》《词刊》《散文》《散文诗》《人民日报》《中华诗词》《寰球诗声》《诗词世界》《陕西诗词》《江西诗词》《江西诗歌年选》《中国诗词年选》《中国诗歌年选》《中国百年新诗经》《中国散文诗年选》《世界华文散文诗年选》《世界华文文学研究》《语言与文化研究》等100多种国内外报刊,任多家媒体的顾问、主编和编委。曾获全国诗词、辞赋、诗歌、散文、散文诗、小说评论征文及其他文体一二三等奖。
|